眼睛是心灵之窗,它带人们感知事物、认知世界。所以,当一些人因病致盲时,可想而知他们内心深处承受怎样的恐惧和无助。在黑龙江省红十字(森工总)医院,有这样一位眼科“匠人”,他在22年里帮4万余名眼疾患者找回了光明,被授予“龙江名医”“龙江工匠”等荣。他,就是黑龙江省红十字(森工总)医院眼科中心主任于可成。
于可成(左)在为患者做手术
从医32年,于可成主任超22载都在和白内障患者打交道。这其中,有10余年,他一直在利用业余时间频繁深入省内各地市,帮助那些贫困白内障患者通过手术复明。“那是2000年前后,黑龙江省残联组织了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医疗队。当时,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加入其中成为医疗组组长,之后便和队友们开启了长达十余年的复明帮扶工作。”于可成说,那时医保资金少、覆盖面小,正常情况下一台白内障手术需要4000元左右,很多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无钱医治,有的都已经因病致盲。而‘复明行动’中,每位患者只收500元基本耗材费用,没有任何其他费用,大大减轻了贫困患者的负担。这其中,有很多贫困患者让于可成主任印象深刻。家住密山的孙桂兰(化名),患有先天性白内障,随着病情加重和延误治疗,几近失明。2005年,得知“复明行动”医疗队来帮扶,她第一时间报了名。手术的第二日,眼前清晰明亮,孙桂兰喜出望外,立刻卖了家里唯一的一头猪,叫来了十几位亲人做手术。原来,这是一个“白内障家族”,疾病让他们每个家庭的生活都过得十分贫困。还有一对家住五常农村的父子,因患白内障,俩人已有20年未看清彼此的样子了。“那位父亲当时大约八十多,儿子五十多。我清楚地记得他们在做完白内障手术后,第一次看清彼此的样子。俩人都呆住了,儿子说‘爸,我看见你了’,父亲说‘我也看见你了,你瘦了,白发怎么这么多了’。简单的对话,让我们在场的每个人心里都五味杂陈。”于可成说,因为见证到了复明对贫困患者的意义有多重,于是,他便在这条帮扶道路上,一路走了下来。那些年,于可成的足迹先后遍布省内30多个地方,最多时一天要做70多例手术。“从早站到晚,脚肿得鞋都脱不下来了……”据不完全统计,十年间,他和医疗队员们免费义诊查者10万余人。仅他一个人,就为近4万贫困患者实施了白内障免费手术。接触患者多,业务水平自然提升,一些疑难患者也接踵而至。于可成主任说,较难是给糖尿病患者做白内障手术,不只是要考虑抗感染、促进伤口愈合,手术条件往往也十分不好。“比如,四期糖尿病患者,因病情较重会出现眼底玻璃体积血,为了控制积血必须把眼底的玻璃体切掉。我们把这个叫‘水眼’。”于可成主任说,给这样的患者做白内障手术,眼球没有玻璃体的支撑,置换人工晶体就像在充满水的气球上做手术,难度非常大。而这,还不是超难的。有一类患者,不仅切除了玻璃体,也切掉了眼球里的晶体囊膜。“就像面对一个充满水的气球,扎破它,在里面做手术,还不能让气球瘪掉。”怎么办,经过多年经验积累,于可成决定采用“睫状体穿刺后外灌注”的方法,维持眼睛状态的平衡,然后进行晶体的缝合和术后缝扎。他解释说:“就像解一道‘一个水槽一边出水、一边进水’的数学题,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网脱、脉脱,甚至让残存的一点点视力都没有了。医生要承受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,而且手术操作空间只有几毫米。”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,于可成主任已经帮多例“水眼”患者实现了复明。
近10年,我省的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,白内障手术过程中,患者的重担越来越小。于可成的工作中心又有着怎样的变化呢?于可成说,随着眼科的快速发展,人们对视力的要求越来越高,以前是“看得见”,现在是“要看得更清楚”。所以,在手术前后,对手术方案、手术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“每一个人眼睛里的晶体核软硬度、悬韧带的状态都不一样。比如说,很多白内障患者都同时伴有散光。现在做手术,必须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,做出详细的方案,然后在手术中选择最合适的切口,治疗白内障的同时,改善患者的散光度。”于可成解释说。为了让森工系统的职工,都能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,2017年,于可成在医院支持下,利用优势设备,建立森工眼科医联体,搭建全新的开放式眼科平台,让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专家走进来,服务患者。同时,他也传帮带,深入森工系统基层单位,教学、诊疗,让很多人有机会“看得更好”。如今,他依旧会利用业余时间走下去,只是从“帮更多人找回光明”,变成了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坐享优质诊疗。
|